洋行风云录之和记黄埔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6 10:07:04 / 天气: 晴朗 / 心情: 高兴

   洋行风云录之和记黄埔

  3.1基业早建

  和记黄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创办的和记洋行及1863年创办的黄埔船坞。到二 十世纪七十年代,和黄迅速崛起,其经济实力一度超过沉雄稳健的太古洋行,威胁到怡 和洋行的地位。

  和记洋行由英商沃克(Robert Walker)於1860年在香港创办,当时的英文名是Robert S. Walker & Co.,初期业务主要是经营布匹、杂货及食品的转口贸易。1873年由英商 夏志信(John D. Hutchison)接管,改名为John D. Hutchison & Co.。和记洋行在二 十世纪初进入中国大陆,曾先后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分行。五十年代初,和记 洋行从大陆撤回香港移民公司,被会德丰公司收购50%股权。当时,和记洋行与会德丰关系密 切,会德丰持有和记洋行大量股权,和记洋行亦持有会德丰若干股权,两公司的董事亦 互任对方董事。

  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几家船东创办了香港黄埔船 坞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由铁行公司驻港监事托马斯.苏石兰出任 主席。1865年黄埔船坞收购了石排湾这船厂和贺普船坞。1866年黄埔船坞根据公司法组 成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册,资本75万元。由怡和洋行大班詹姆士.惠代尔出任董事 长,德忌利士轮船公司老板拿蒲那出任董事长秘书。1870年,黄埔船坞与红?的联合船 坞公司(Union Dock Co.)合并,势力大增,成为当时香港最大的船坞北京翻译公司

  七十年代初期,黄埔船坞几乎占有了广州黄埔、香港及九龙所有大型船坞。但七十年代 中期以后,香港、九龙又先后出现了八家船坞与之竞争,面对新的形势,黄埔船坞改变 投资策略,决定重点发展香港,将黄埔的柯拜船坞及其附属设施,以八万元价格售卖予 两广总督刘坤一,所得资金在九龙红?兴建一座现代化的船坞。1880年黄埔船坞合并了 大角咀的四海船坞公司(Cosmopolitan Dock Co.),一跃而成为香港修船和这船业的 巨擘。1900年,黄埔船坞的规模已达到雇工4.510人,其设施不但能建这各式船舶,而 且为来港商船及远东海面的船只提供各种修理服务。

  3.2大展拳脚

  和记洋行在有逾百年悠久历史的老牌洋行中,本属三、四流的角色,但在二十世纪六十 年代却迅速崛起,成为股市上光芒四射的明星,而触发这一革命性转变的就是香巷一位 著名的英商祁德尊(Douglas Clague, 1917-1981)出生於非洲的罗德西亚南部,早期毕 业於英国文岛的威廉王书院。1940年,他以炮兵军官的身份前来香港服役,翌年留学日本攻 陷香港后成为阶下囚。1942年,祁德尊成功从深水步集中营逃脱,后在东江惠州担任前 方司今,并先后在印度、缅甸、泰国及中国等地服役。战事结束时.28岁的祁德尊已晋 升上校,他先后获授军方十字勋章、OBE勋衔及CBE勋衔。

  1947年,祁德尊从军队退役即重返香港,投身商界。同年,他加入了和记洋行董事局。 1954年,祈德尊出任和记洋行董事局主席。1963年,祁德尊向会德丰集团收购其属下的 上市公司万国企业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的控股权,并透过万 国企业收购和记洋行股权。1965年,万国企业取得和记洋行全部股权,易名为和记国际 有限公司(Hutchison International Ltd.),由祁德尊出任主席。自此,和记与会德 丰分道扬镳,自立门户。

  从六十年代中期起,和记洋行进入了急剧膨胀的新时期。祁德尊利用部分投资者看好洋 行股前景的心理,透过发行新股展开连串的收购活动。1966年和记先后收购了屈臣氏、 德惠宝祥行,及泰和洋行等三家历央悠久的进出口商行,这三家商行与和记洋行构成了 和记集团拓展进出口贸易以及批发零售商业的核心。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和记国际已在 众多的洋行中脱颖而出,旗下拥有的附属及联营公司已起过50家。

  1967年,香港政局动汤,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物业,移居海外,但和记国际的收购步 伐并未因此而停止。1969年,和记国际透过发行优先股集资7.200万港元,收购了著名的黄埔船坞30%的股权。这是和记国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日后和记 黄埔发展的坚实基础。

  和记国际收购黄埔船坞后,即重整该公司业务并推向多元化发展。同年,黄埔船坞在红 ?兴建一座货柜码头,开始了货柜运输业的发展,又与华资地产公司合作成立都城地产 有限公司,发展黄埔船坞内剩馀土地。1970年,和记国际透过黄埔船坞,收购港岛的大 型货仓集团均益有限公司,黄埔船坞和均益仓这两家公司在九龙和港岛均拥有大量廉价 地皮,令和记国际成为了香港最大的地主。

  1973年,黄埔船坞将船坞和船舶修理等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成立香港联合船坞有限公 司,在青衣岛投资与建新型船坞。黄埔船坞则加强地产及货柜运输业的发展。1974年, 黄埔船坞与均益仓联合成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投资与建葵涌四号货柜码头, 其后又收购了原日资公司经营的葵涌二号货柜码头,逐渐发展成香港最大的货柜码头经 营集团。

  1970年和1971年,和记国际又相继成立了和宝有限公司及和记地产有限公司,并将它们 上市,进一步壮大和记集团的声势。和宝公司成为和记集团内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上市公 司,它的主要附属企业是德惠宝洋行,其经营的业务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商务、机 械、汽车泰山衡器销售和建筑材料供应等等。和宝上市后业务发展迅速,在1973年股市高潮之际 成为光芒四射的新星。同年,和宝旗下的附属公司至少达35家,纯利创下1,700万港元 的高纪录。此外,断桥铝,和记国际还先后收购了安达臣集团、大亚石业、海港工程、会德丰纺 织等公司

  3.3盛极而衰

  1972年至1973年香港股市狂潮期间,和记集团系的上市公司成为最抢手的热门股票之 一。1973年3月,和记国际的市值高达72.43亿港元,该年度纯利达到1.36亿港元,一度 威胁到当时怡和洋行的地位。到1975年,和记国际已发展成拥有360多家附属及联系公 司的庞大企业集团。当时,祁德尊成为香港商界炙手可热的红人,他先后出任立法局议 员、行政局非官守议员,1970年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副主席。

  无疑,祁德尊为和记黄埔日后大展宏图奠下了第一块基石。在祁德尊的主持下,和记国 际成为当时香港成长最快的上市公司。可是,祁德尊对股市的走势判断错误,犯了个致 命的错误,又或许他过於雄心勃勃,攻伐过度,未能及时在股市高峰期巩固已取得的成 绩。1973年3月,香港股市从恒生指数1,774点的历史性高位回落,股市热潮开始冷却。 当时,和记国际并未停止扩张步伐,仍然大量借货作投资公关活动策划,尤其是借人瑞士法郎, 埋下了日后危机的导火线。

  1974年,和记集团旗下各上市公司的股价已大幅贬值,但集团并没有将这种情况反映在 账目上,反而利用卖地收益以及都城地产上市所筹集的资金维持纯利并作派息用途,这 是相当冒进的策略,期望股市回升渡过难关。可惜,股市进一步下泻,到同年12月10日 恒生指数已跌至150点低位。和记国际受到系内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贬值及瑞士法郎大 幅升值的双重打击,财政困难迅速表面化。当时,和记国际在海外的投资,包括英国、 澳洲及东南亚等地均表现欠佳,尤其是在印尼的业务,遇上全球石油危机,产生约1亿 港元的坏账,消息传来,投资者大量抛售和记国际的股票,到1974年底,和记国际股价 已从1973年3月股市高峰期的每股44元跌至1.18元,整间公司市值已跌至3.4亿港元,相 当於1973年全盛时期的4.7%。1974年至1975年度,和记国际亏损1.29亿港元。当时,和 记国际已陷人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有关公司倒闭的传言满天飞。

  1975年9月,和记国际召开股东大会,董事局要求股东供股1.75亿港元,以解除公司的 财政危机,但被汇丰银行所代表的股东所否决。而和记国际的债权人则正循法律途经要 求和记国际清盘。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董事局被迫接受汇丰银行的建议,由汇丰银行 注资1.5亿港元收购和记国际33.65%控股权,汇丰银行成为和记国际的大股东。结果,和记国际董事局重组,祁德尊黯然去职。当时,汇丰银行曾承诺,一旦和记国际,恢复 赢利,汇丰银行将在适当时候出售和记国际,这就埋下了日后华商李嘉诚入主和记的伏 线。

  3.4脱胎换骨

  1975年11月,汇丰银行邀请被誉为「公司医生」的韦理(W. R. A. Wyllie, 1932)加 入和记国际董事局,出任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订明一旦和记恢复赢利,韦理可享有和记 国际2.5%纯利。自此,和记国际进入韦利时代。韦理原籍英国苏格兰,1932年在澳大利 亚出生,早年曾做过伐木工人和学徒,1951年离开留学澳大利亚到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经销 公司华纳兄弟有限公司工作,从工程师晋升为经理,并成为略有名气的业馀赛车手。 1964年韦利应邀前来香港,主持夏巴汽车泰山衡器公司,三年后成功将该公司发展成庞大企业集 团。1973年再应邀接管濒临破产的信昌企业,使该公司转亏为盈。自此,韦理在香港企 业界崭露头角,成为「企业奇才」。和记国际陷人财政危机时,韦理曾有意收购和记的 其中两家联营公司,并把这个想法告诉当时汇丰银行的副主席沈弼。沈弼向他透露,汇 丰不想看见和记倒闭,准备资助其渡过难关,并属意由韦理出任和记国际的行政总裁。

  韦理上任三周后,即召集集团全部145名高级行政人员开会,向他们说明和记国际集团 所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症拮,以反对策。韦理指出,和记国际发展太速,管理层失控, 以致公司结构变得过於复杂、紊乱;集团的资讯管理和财务报告普遍不足、不够精确、 欠缺协调,以致管理层无法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无法对症下药作出决策。韦理还表示, 整个集团内会计和财务控制甚差,总部最多只能通过报告的形式对系内各市场调研公司的盈利作 出估计,集团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这种缺乏纪律的现象而滋生。他在大会上向全部高级 行政人员提出了在预定期限内达到的各项目标,包括建立现代财务控制、解决未了结的 诉讼、简缩经常性开支、全面减债计划,以及清除亏损的部门和公司等。

  随后,韦理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制止附属公司的亏蚀,同时加强 总公司与附属机构的沟通,进而加强各公司的管理;其次是强化集团的财政基础。为 此,韦理决定将亏损及盈利较低的公司出售或解散。当时,和记集团属下共有315家公 司,大部份都处於亏蚀状态,其中最严重的是印尼和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投资,其他大部份海外公 司亦情况欠佳。1976年,韦理前后解散或出售了107家公司,到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合 并时,仅剩下180家公司。韦理又著手减少集团的短线投资,曾有一个时期集团内的短 线投资高达5.25亿港元。当出售集团的短线投资时,适逢1976年3月股市壮旺,恒生指 数回升至456点水平,韦理趁机抛售一批股票,并将所得1亿港元现金增购屈臣氏和黄埔 船坞这两家潜质优厚的公司股权,使这两家联营公司转化为附属公司。经过一年多的改 革,和记集团内部管理层的改组已大致完成,主要的亏蚀已全部制止。1976年和记集团 获得1.07亿港元的综合溢利,并恢复向股东派息。

  尽管如此,和记集团的基础并未稳固,当时公司仍有短期负债7.6亿港元、长期债务5.7 亿港元,集团的组织仍未清晰。根据韦理的分析,他认为黄埔船坞的业务范围不太广, 只有货柜码头、交通运输、地产、制造业和船舶修理业等,这些业务的发展馀地有限。 但黄埔船坞拥有极大数量的土地,可为公司带来巨额的现金收益。不过,黄埔船坞在其 他业务方面却缺乏专门人才,尤其在贸易方面,可说全无经验。而和记的业务极其广 泛,它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就是人才,这刚好弥补黄埔的不足,能协助黄埔将土地发展带 来的资金加以适当连用。因此,韦理决定将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合并,1977年12月21 日,和记国际董事局批准了韦理的建议,1978年1月3日,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Hutchison Whampao Ltd.)正式成立并取代和记国际的上市地位。

  和记与黄埔的合并,令和记黄埔在英资四大行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和记在贸易方面的稳固基础、优秀管理人才,加上黄埔地产发展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和黄集团已迅速恢复 稳健的基础,成为香港业务最庞大、最广泛的企业集团之一。这时,和黄集团共辖有上 市公司8家,包括和记黄埔、和宝、屈臣氏、和记地产、都城地产、均益仓、安达臣大 亚以及海港工程,其所经营的业务遍及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商业、商务、货柜运输、 船坞、货仓和交通运输、地产、石矿业、建筑业,以及投资业务。

  3.5华洋易手

  七十年后期,羽翼渐丰、雄心勃勃的华资财减压阀开始觊觎英资公司的控制权,正面挑战英 资财团至高无上的权势。1979年,和记黄埔被华商李嘉诚收购,李嘉诚成为入主英资四 大行的第一位华人;自此,英资财团在香港经济中的垄断地位渐渐被打破

  1977年,李嘉诚小试牛刀,以2.3亿港元收购美资的永高公司,开创了香港华资公司吞 并外资企业的先河。永高公司拥有港岛中环著名的希尔顿酒店,以及印尼巴里岛的凯悦 酒店;不过,其时公司盈利停滞不前,巴里岛的凯悦酒店正在亏蚀之中。当时,普遍指 长实出价过高,认为不值。然而,事后证明,长实对永高的收购极为成功,因为要在同 样地点兴建同等规模的一流酒店,再多用一倍的资金也做不到。

  初试锋芒之后,李嘉诚即将矛头指向九龙仓。九龙仓是置地的联营公司,一直以来与置 地同为怡和旗下的二大主力。七十年代以后,九龙仓先后收购天星小轮、香港电车以及 海港企业51%股权,又将码头货仓迁往葵涌、荃湾,并在尖沙咀海旁兴建庞大综合物业 海港城,业务搞得有声有色。然而,九龙仓的投资策略有两个致命弱点:其一,是以发 行新股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1973年至1974年期间,九龙仓为筹集发展海洋中心及海港 城的庞大资金,先后多次发行新股及送红股,令公司股数从990万股急升至8.501万股; 1975年5月及1976年10月,九龙仓再发行1.2亿港元的8厘息可兑股债券及2亿港元7.5厘 息附有认股证债券,结果不少九龙仓股东抛售股票筹集资金收购债券,令股价偏低,股 票大量流人散户之中。其二,是九龙仓兴建的商厦,以出租用途为主,现金回流极慢, 盈利增长低,这亦是造成九龙仓股价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1978年初,九龙仓的股价最 低见11.8港元;期间,香港地价不仅没有回落,而且大幅标升,地处繁华商业区的尖沙 咀更是寸土尺金。

  当时,李嘉诚获悉,只要购入20%的九龙仓股票,便可挑战置地的大股东地位(事实 上,1978年底,置地仅持有九龙仓约10%股权)。於是他不动声色地大量购入九龙仓股 票,从每股10馀港元一直买到每股30多港元,共吸纳了大约2,000万股九仓股票,约占 九仓已发行股份的20%。随著九仓股票的大幅标升,嗅到「腥味」的大小财团以至升斗 市民,已知道正有财团收集九仓股票,一场空前激烈的收购战爆发在即,纷纷烽拥人 市,将九仓股票炒得热火朝天。这时,市场已盛传长实主席李嘉诚有意收购九仓。

  然而,1978年7月26日,李嘉诚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对有关传闻断然否认,显示他精密部 署的收购计划已经中止。至於突然中止的背后原因,至今仍扑朔迷离。当时怡和得悉李 嘉诚有意收购九仓,知道大事不炒,无奈怡和在七十年代中前期大规模投资海外,导致 盈利停滞不前,资金短缺,虽然在紧急部署反收购行动之后,也到市场上高价收购散户 持有的九仓股票,然而为时已晚,资金有限,只好转向汇丰银行求助。1978年7月汇丰 银行介人,李嘉诚鉴於收购计划已经泄露,不愿公开同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怡和正面 较量,亦不愿因争夺九仓而得罪汇丰银行,因而决然将所持全部九仓股票转售於「世界 船王」包玉刚。当时,包玉刚身兼汇丰银行董事,亦有意问鼎九龙仓,而且实力更形雄 厚。在这宗交易中,李嘉诚赚取约6,000万港元利润,全身而退,将九龙仓的争夺战留 予包玉刚接手。

  李嘉诚退出九仓争夺战后,即将矛头指向另一个目标??青洲英坭。青洲英坭也是一家老牌的英资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及销售水泥等建筑用的材料,在九龙红?拥有大量土 地。李嘉诚依然使用同样的手法,在市场上不动声色地吸纳青洲英坭的股票,这一次李 嘉诚轻易就获得成功。1978年底,李嘉诚透过长江实业购入青洲英泥25%股权,加入青 洲英坭董事局。1979年长实持有青洲英坭的股权增加到36%,李嘉嘉顺利出任青洲英泥 董事局主席。期间,长实与青洲英坭达成协议,自八十年代起,双方合作发展青洲英坭 所拥有的红?鹤园的庞大厂址。李嘉诚这种收购持有大量廉价地皮的公司的策略,比直 接购买地皮更加有利,可谓一举三得:其一,被收购公司即可提供合理的经常性利润; 其二,被收购公司拥有的大量廉价地皮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其三,若将被收 购公司的物业地皮作资产重估或出售,即可获大量利润。李氏的这种投资策略,反映了 他过人的精明。踏入1979年,长实集团的实力更加雄厚,声势更加浩大,它先后与会德 丰、广生行、香港电灯、利丰、香港地毡等拥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发展它们手 上的物业,又与中资公司侨光置业合组地产公司,夺得沙田火车站上盖物业发展权,并 在屯门踏石角兴建大型水泥厂。同年,李嘉诚当选中国国务院属下部级公司??中国国 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董事同时当选为中信董事的还有霍英东和王宽诚,这 两位华商早就与中国政府建立密切的关系。李嘉诚的当选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反映出他 在中国政府心目中的地位正迅速冒升。时机已经成熟,李嘉诚将他的目标转向作为英资 四行之一的和记黄埔。

  1979年,和黄是汇丰银行的属下公司,李嘉诚为此秘密与汇丰银行接触,据说得到的答 覆是:只要条件适合,长江实业的建议,会为汇丰银行有意在适当时候有秩序地出售和 记黄埔普通股提供机会。

  吸收上次收购九仓消息外泄的教训,李嘉诚对这次的保密极为重视,在外界一无所知的 情况下与汇丰银行展开收购和黄股份的洽谈事宜。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终於就收购 和黄股份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完成了这宗被《远东经济评论》指为「使李嘉诚直上云 霄的一宗交易」。首家英资大行落人华人手中,这一日,对於香港的资本财团发展史来 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宣布,长实刚与汇丰银行达成一项 协议,以每股7.1元价格,收购汇丰银行手上全部共9,000万股和黄普通股,约占和黄全 部已发行股份的22.4%,成为和黄大股东。根据协议,长江实业仅须立即支付总售价 6.39亿港元的20%,馀数可延迟支付,为期最多两年,不过须在1981年3月24日之前支付 不少於馀数的一半。换言之,长实以极优惠的条件收购了和黄。

  3.6正式接管

  李嘉诚从汇丰购得和黄股份后不久,即於同年10月15日出任和黄董事局执行董事。经过 一年的收集,1980年底,长江实业持有和黄的股权已增加到41.7 %。1981年1月1日,李 嘉诚出任和黄董事局主席(韦理则於1982年辞去和黄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总裁之职), 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这是香港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其深远意义在若 干年后才逐渐显露。

  李嘉诚入主和黄后,深知要控制这间庞大的公司并非易事,尤其是该公司涉及的货柜码 头、船坞、制药以及零售业务,对长实而言仍是很生疏的。因此,他极力安抚和黄的外 藉高层管理人员,在韦理辞职之后,即委任其副手李察信出任行政总裁,业务董事夏伯 殷及政务董事韦彼得亦继续获得重用,组成和黄新管理层的三巨头;同时,他又委派长 实的李业广、麦理因出任和黄董事,参与执行董事会议,并负责筹划地产业务的发展。 在新管理层的主持下,和黄先后将属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和记地产、均益仓、屈臣氏、 和宝、安达臣大亚等私有化,又将亏损累累的海港工程售予罗康瑞的瑞安集团,令和黄 的业绩大幅改善。综合纯利从1980年的4.11亿港元急增到1983年的11.67亿港元,和黄的市值也从1980年初的38.7亿港元大幅增加到1984年底的98.5亿港元,成为仅次於汇丰 银行、恒生银行的第三大上市公司

  不过,在此期间,李嘉诚与以李察信为首的和黄外籍管理层的矛盾也日趋尖锐,李察信 早於1972年便加入和记,经历了韦理时代及长实的入主,职位日益提高,但他与韦理一 样,并不甘於只成为一个决策的执行者,而希望作为一个决策者,希望长实像汇丰一 样,只承担大股东的职责,完全不过问和黄事务。鉴於长实取得和黄控制权,在贸易、 零售等方面仍须依赖原有人才,李察信等人便利用这段青黄不接的机会,积极扩张本身 的势力,同时设法排挤华籍高级行政人员,避免这些华籍行政要员与长实结成同一阵 线,成为长实接管和黄的基础。1983年,多名和黄华籍高级职员被迫离职,部分华籍职 员遂与长实接触,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当时,长实仍坚持不直接干预和黄行政,只对华 籍行政人员进行安抚,但是此事件已种下长实与和黄管理层决裂的伏线。

  1984年4月,长实决定和黄派发巨额现金红利,主要目标是削弱和黄管理层的权力,并 进一步增加长实在和黄的股权。这自然引起和黄管理层的不满,后者利用外资基金的不 满迫使长实接受以股代息的建议,可是外资基金却持续抛售和黄,终於使双方裂痕无法 尔补,此时长实亦已完成接管的部署。在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以李察信为首的三巨头 只好全部辞职,长实正式接管和黄管理层。

  3.6发展黄埔

  李嘉诚入主和黄后,即看手筹划将和黄在红?拥有的黄埔船坞庞大土地发展为著名的黄 埔花园。踏入八十年代,和黄已开始与港府商讨重建黄埔船坞的补地价事宜。由於当时 地产市道蓬勃,双方一直无法就补地价问题达成协议。其后因香港前途问题浮现,楼市 崩溃,谈判亦暂时中止。直到1984年,双方谈判再度展开;同年9月,中英两国就香港 前景问题草签联合声明,港人信心开始恢复。12月和黄宣布与港府达成协议,补地价 3.9亿港元,另加护栏网建筑费约2亿港元。

  公布黄埔花园发展计划时,李嘉诚亦亲自到场。黄埔花园兴建计划是中英签订联合声明 后投资移民香港首项庞大地产发展计划,和黄将在6年内投资40亿港元发展整项计划。该计划包 括兴建一百多幢住宅大厦,总楼面面积达765万平英尺,另有商场面积170万平方英尺。

  黄埔花园由1985年4月推出第一期,至1989年8月售出最后一期,售价由每平方英尺686 元升至1755元。据粗略估计,整个黄埔花园平均售楼价为每平方英尺1.220元,以黄埔 花园住宅楼面积共765万平方英尺计算,和黄在约四年半时间内总收入达92亿港元,扣 除约40亿港元发展成本,纯利高达52亿港元。此外,和黄还持有170万平方英尺商场作 收租之用,为集团提供稳定租金收入。和黄所拥有黄埔船坞地皮这一宝藏,经李嘉诚之 手开采、挖掘,终於闪露出徇烂的异彩。

  3.7收购港灯

  李嘉诚收购和黄后,集团的扩张步伐并末就此终止,他开始将目标指向香港电灯公司香港电灯也是一家老牌英资上市公司,创办於1889年,到七十年代已发展成一家多元化 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包括发电、地产、工程服务以及电器贸易等,已跻身香港十大市 值上市公司之列。其宝,早在1980年11月,李嘉诚已与香港电灯建立合作关系,当时, 长实与港灯合组国际城市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将港灯的地皮发展为住宅物业,包括北角 的城市花园、荃湾的丽城花园等。1982年4月,怡和透过置地向港灯发动「破晓突击」 行动,收购港灯34.9%股权,成为该公司大股东。1983年,李嘉诚洞悉置地在地产投资 遭遇陷境,遂向怡和、置地游说,购入他们手中的港灯、牛奶公司、惠康超级市场等股 票,但双方条件始终谈不拢。李喜诚知己知彼,并不急於进行,静等有利时机的出现。

  其后,置地的财政困难加深,怡和及置地主席西门.凯瑟克曾主动与和黄接触,但要价 在每股6.5至6.6港元,比当时市价约高出12%,李嘉诚看到事态正向他所预料的方面发展,遂还价以低於市值10%收购,当时置地手上的港灯股份平均成本连同利息计算为每 股6.6港元,如以李嘉诚的还价,帐面损失将超过4亿港元,因此有关谈判再度搁置。及 至1985年初,置地的财政危机日深,怡和的幕后航手、前主席亨利.凯瑟克遂亲自从伦 敦飞抵香港,会晤怡和高层,决定将港灯售卖。同年1月21日下午7时,西门.凯瑟克亲 自到华人行会见李嘉诚,经过两小时会谈,双方终於根据李氏半年前收购港灯时的原则 达成协议,不过,由於港灯市价已上升,李嘉诚提出较市价低13%的条件,且该次交易 包括港灯的末期息。翌日上午,李嘉诚在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陪同下,前往康乐大厦48 楼怡和主席办公室,与怡和方面就收购港灯股份签订协议。结果,李嘉诚透过和黄以 29.05亿港元价格收购置地名下34.6%香港电灯股权,每股价格为6.4港元,仅是港灯市 价的八成半。

  3.8进军电讯

  八十年代中,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向传呼服务和流动电话市场进军,成为华资大财团 中率先进入电讯业的集团。其实,香港的传呼服务早在六十年代末已展开,1969年8 月,一位美国留学中介驻港记者开设Re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Ltd.,向港府邮政署取得 传呼牌照,在港岛跑马地安装一部发射机,提供传呼服务,但不足年半便宣布结束。第 二家传呼机公司Apollo Telephone Service Ltd.,创办於1970年,1974年被佳讯有限 公司接收,佳讯以大机构及政府部门为重点推销对象,结果在数年间便吸纳了大量客 户。七十年代,港府鉴於传呼服务需求大增,便增发十数个传呼经营牌照,其中,当时 英资的香港电话公司亦增设传呼服务。八十年代中,和黄看准香港电讯市场的巨大增长 潜力,於1985年推出手提无线电话,并进军传呼机市场,和黄在市场大举收购各大小传 呼公司,一时间即购入7家传呼电台,客户逾16万。到八十年代末,和黄旗下的和记传 讯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传呼服务公司,1989年底已拥有100个传呼站,为23万家客户服 务,占香港传呼市场的50%份额。而和黄属下的和记旗下的和记电话公司,亦提供占香 港总量55%的蜂窝式流动无线电话服务,用户已有5万多家,在香港流动电话市场占领先 地位。

  不过,踏入九十年代,和黄在流动电话的领先地位即受到挑战。1990年4月,香港电讯 宣布重组,成立专责非电讯专利业务的香港电讯CSL,并推出GSM(欧式数码系统)流动 电话,第一太平集团旗下的讯联亦推出GSM流动电话,与和记电话展开激烈竞争,1992 年7月,新鸿基地产占40%股权的数码通有限公司(其他股东分别是美国留学AT&T、ABC佳讯 及中国邮电部)击败九仓、新世界发展等集团,取得了第四个经营流动电话牌照,香港 的流动电话市场遂形成四国争雄的局面。

  1991年2月,港府颁发4个经营CT2即第二代流动电话,参与竞投的财团多达7个,结果由 和记传讯的天地线(和黄占90%,汇丰占10%)、其士集团的步步通(其士商业国际系统 有限移民中介公司占51%,Overseas Telephone Corporation占49%),太平专讯的经纬站(第一 太平占45%、英国电讯占45%、新鸿基地产占5%、佳讯占50%),及香港点点电话(即 Tragetta Co. Ltd.香港电讯CSL占50%、新鸿基香港工业基金占35%、星光传呼占4.9%) 分别投得经营。所谓第二代无线电话,是指利用telepoint的技术来传递讯息,它跟蜂 窝式流动电话不同之处,是它在室外时只可以打出电话,但不能接收电话,它只能与传 呼机一同使用,才可达到流动电话效果。在CT2的竞争市场,和记天地线可算一马当 先,到1994年底最高峰时,和记天地线拥有的客户达到12.5万户,市场研究公司占有率超过 50%,而共士步步通则紧追其后,拥有逾5万户满意度研究。不过,第二代流动电话在数码流动 电话的价格大幅下降时遭到激烈竞争,其客户迅速流失,到1996年初,和记天地线的客 户已下降至不足6万户,被迫於同年5月结束服务,而其馀的其士步步通及太平专讯经纬 站亦於稍后结业。和黄在该项业务中投资达8亿港元。

  和黄结束天地线后转而加强对流动电话市场的争夺,1995年先后推出GSM数码流动电话 和CDMA(美式数码系统)流动电话,并展开猛烈的宣传及推广攻势。不过,和记电话在 香港流动电话市场的领先地位已被香港电讯所取代,据统计,到1996年10月,香港电讯 CSL拥有的客户达32万户,市场占有率28.6%;数码通拥有的客户28.5万户,市场占有率 25.4%;和记电话的客户达28万户,占25%;而讯联则有客户23.5万户,占21%。

  1996年7月,港府宣布颁发6个个人通讯服务(PCS)经营牌照,中标财团包括和记电 讯、新世界电话、讯联电信、八方通讯、汇亚通讯及万众电话,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期 内各大财团在香港流动电话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9雄霸货运

  国际货柜全称是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的货柜码 头业务,1974年,黄埔船坞夺得葵涌四号货柜码头发展经营权,遂将其位於红?、北角 和观塘3段货柜码头业务全部迁往四号货柜码头,并重新命名为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 公司。1977年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合并为和记黄埔,国际货柜遂成为和黄的附属公司。 1979年李嘉诚收购和黄后,即透过国际货柜集团大力发展货柜码头业务。

  1985年,港府决定让国际货柜和现代货箱共同发展六号货柜码头,但国际货柜以二号货 柜码头换取现代货箱在六号货柜码头的半数权益,斥资20亿港元独力发展六号货柜码 头。1988年,港府招标竞投七号货柜码头,国际货柜以43.9亿港元的高价夺得七号货柜 码头发展权,一举奠定其作为香港最大货柜码头集团的地位。七号货柜码头的标价连同 填海及购置双层玻璃反应釜等费用,总投资高达70亿港元。1991年,国际货柜与中资的中国远洋运 输公司合资组成中远一国际货柜码头(香港移民)有限公司(CHT),与港府达成协议,取 得八号货柜码头4个泊位中的两个泊位的发展经营权。至此,国际货柜集团共经营葵涌 的四、六、七、八号货柜码头的12个泊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私营货柜码头公司。 1995年度,国际货柜集团处理的货运量高达520个标准货柜箱,在葵涌货柜码头处理的 总吞吐量中所占比重超过50%。该年度,港口及有关服务为和记黄埔带来的营业溢利高 达36.3亿港元,占和黄营业溢利总额的55.6%。

  1992年,随著香港货柜码头业的高速增长,预期葵涌一至八号货柜码头的吞吐量将於 1995年达到饱利,九号货柜码头的兴建遂提到议事日程。同年11月10日,港府在未与中 方磋商的情况下宣布以私人协议的方式将九号货柜码头的发展经营权批予以英资怡和为 首的青衣货柜集团(其馀股东尚有海陆货柜集团、新鸿基地产及新世界发展)、国际货 柜及现代货箱3个财团,九号货柜码头的4个泊位中,青衣货柜获得其中两个,国际货柜 利现代货箱各得一个。其时,正值香港新任港督彭定康上任伊始,并在施政报告中单方 面提出对香港原有政制作重大改动的政制方案,中英关系陷入低潮。中方即指责港英政 府单方面批出跨越「九七」的重大工程是违反联合声明的侵权行为,未来特区政府将不 予承认。香港舆论亦认为港英政府的决定有私相授受之嫌。九号货枢码头的发展遂陷入 僵局,一拖达3年之久。

  1996年1月,中英关系转趋改善,而香港货柜码头的发展更趋迫切,两国外长终於就九 号货柜码头的解决辨法达成共识,并拟就一至九号货柜码头的泊位拥有权作重新分配。 然而,由於交换泊位涉及各财团的切身利益,有关磋商一再拖延,直至同年9月11日始 获解决。结果,和黄的国际货柜再次成为大赢家,国际货柜除获得九号货柜码头一个泊 位外,再额外获得一个支线泊位及港府批出一幅在九号货柜码头以北占地2.79公顷土 地,可发展为商业楼宇。国际货柜每年将增加120万个标准货柜箱,令该公司的吞吐量 上升至700万个标准货柜箱。九仓的现代货箱则以八号货柜码头的两个泊位交换青衣货 柜在九号货柜码头的发展权,因而在九号货柜码头将获得3个泊位及额外一支线泊位。 而获得八号货柜码头两个泊位的青衣货柜则重组股权,并易名为亚洲货柜码有限公司。 重组后,怡和集团的股权大幅下降,成为第二大股东,透过置地及怡和太平洋持有 28.5%股权、经营三号货柜码头的海陆货柜集团成为大股东,持有29.5%股权,新鸿基地 产和新世界基建分别持有28.5%和13.5%股权。至此,九号货柜码头的争夺逐告结束。九 号货柜码头首个泊位估计将在动工后24个月落成,以后每4个月可多建成一个泊位,全 部落成后可处理220万标准货柜箱。

  3.10投资能源

  1986年12月,李嘉诚透过家族公司及和黄重槌出击,斥资32亿港元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 油市场研究公司(Husky Oil Ltd.)52%股权,其中,旗下和黄与嘉宏国际合组的联营公司Union Faith购入43%股权,李嘉诚1983年已入藉加拿大的长子李泽钜购入9%股权,李氏拥有9% 股权的留学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亦购入该北京翻译公司5%股权,而原大股东、加拿大化学制品及气体 运输集团Nova Corp.则仍拥有其馀43%股权。根据加拿大政策,外国人是不能购买「财 政状况健全」的能源公司的,但李氏利用儿子的身份避过这种限制,成功取得赫斯基的 控制权。

  赫斯基的总部设於加拿大亚伯达省卡加里市,是加拿大主要的独立能源公司之一,在加 拿大拥有5,000馀口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井的开采权,其中约40%由该公司开采,此外还持 有重油精炼厂26.67%股权及343间汽油站。李嘉诚在收购赫斯基时表示:世界油冷却器价格 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升幅,但长远来说可以看好,而且香港电灯公司的发展与消声器有很 大关系,所以是项投资对香港有利。他在接受《留学加拿大商业》月刊独家采访时还表示: 为了寻求合适的能源新加坡投资移民机会,他曾花了几年在欧美考察,之所以看中赫斯基,主要有 两个原因,一是他个人对加拿大有一份恃别的个人感情,二是他本人与赫斯基总裁Mr. Blair私交甚笃,相信他的指引。

  赫斯基自被李嘉诚收购后,即展开连串扩张活动,包括制订整套石油装置计划,趁低价 购入更多的石油储存及多钻取石油以减低负债,1988年6月又斥资3.75亿加元全面收购 加拿大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 Ltd.,令其资产值从原来的20亿加元扩大一 倍,并成为北美五大石油和气体公司之首。不过,赫斯基的连串圹展亦令共负债急增, 收益锐减,令其主要股东不胜负荷。1991年10月,赫斯基另一大股东Nova集团以低价将 其所持的43%股权售予李嘉诚家族及Union Faith,李氏斥资17.2亿港元,实际上取得了 赫斯基的绝对控制权。

  3.11进军海外

  八十年代后期,李嘉诚在进军海外能源、地产业的同时,亦积极拓展海外的电讯、货柜 码头市场。1987年,李嘉诚曾斥资29亿港元购入英国大东电报局5%股权,成为该集团的 大股东。可惜,李嘉诚无法进入大东董事局,1990年李嘉诚将所持股票趁高抛售,获利 逾2亿港元。1989年,李嘉诚透过和黄收购英国Quadran集团的流动电话业务,迈开拓展 海外电讯市场的第一步。1991年7月,和黄透过旗下的和记通讯与英国宇航局控股,和 记通讯(英国)收购英国宇航名下经营个人通讯业务全部权益,而英国宇航则购入和记 通讯(英国)30%股权。双方协议在未来数年投资8亿至10亿英镑共同发展英国流动电讯 市场,而重点是第二代流动电话(CT2)和个人通讯网络(PCN)。换股完成后,和记通 讯(英国)成为和黄集团在英国发展电讯业务的旗舰,旗下业务除第二代流动电话和个 人通讯网络之外,尚包括和记流动电话、和记传呼、和记流动数据通讯及和记干线流动 电话等。

  不过,和记通讯(英国留学)於1992年6月推出的CT2亦反应不理想,1993年底被迫结束,命 运与香港的CT2一样。1994年4月,和记通讯(英国)推出Orange数码蜂窝式通讯放拦网服 务,业务讯速发展,到1995年底用户已急增至48万名,约占英国数码流动电话客户总数 的26%,并占整个英国流动电话市场的7%。1996年,和记通讯(英国)成立Orange PLC 作为Orange个人通讯放拦网的控股公司,同年4月将其分拆分别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和 美国留学中介证券市场上市,和黄藉此获利约32亿港元。

  与此同时,和黄亦进军亚太区的电讯市场调研,1989年,和黄接连在留学澳大利亚收购多家传呼 机构,包括昆士兰的Bellpage、南澳洲的Answerpage和西留学澳洲的Auspage,1992年又收 购美国投资移民Motorola在澳洲的传呼业务,这些业务均由和记通讯(澳洲)控制,和黄持有 56%股权。1993年,和记留学澳洲又推出Optus GSM流动电话石笼网服务,到1995年底该公司已 拥有9.8万户传呼用户及1.8万户GSM流动电话用户。此外,和黄又积极拓展在泰国、马 来西亚及印尼等的传呼及流动电话市场调研。不过,和黄竞投泰国及澳大利亚留学北京卫星电视安装发射和经营计 划则遭到失败。

  在货柜码头方面,1991年6月和黄斥资11亿港元向英国铁行轮船公司和东方海外实业收 购其所持有的英国菲力斯杜港(Felixstowe)的75%股权(后已增持至100%股权),遇 开进军欧洲货码头业的第一步。菲力斯杜港是英国当时最大及最繁忙的港口,1990年共 处理143.5万个标准货柜箱及1,600万吨货物,接待350万名乘客。该港口拥有可观的滚 装船和杂货处理设施及货仓旋转蒸发器,并有一个远油船泊位。到1995年底,菲力斯杜港口的 吞吐量已增至225万个标准货柜箱,成为和黄在海外货柜业务的一个重要据点。

  此外,和黄旗下的屈臣氏亦积极拓展亚太区的零售业务,到1995年底,屈臣氏在香港及 中国大陆以外的亚洲区其开设逾100间零售店铺,已成为该区最具规模的零售集团之 一。经过10年的艰苦拓展,李嘉诚已成功领导长和集团迈向国际化,其旗下的五项核心 业务,包括地产、货柜码头、电讯、零售及能源等均以香港为基地伸延到北美、欧洲及 亚太区。

  1992年春,邓南巡广东,中国掀起第二次改革开放的热潮,同年4月28日,李嘉诚 应邀出席北大青鸟学费大学授予他名誉在职博士报名学位的授衔仪式,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会见李 嘉诚,对李嘉诚说:「希望你和香港各界人士一起,在香港1997年回归租国大业中发挥 积极作用」,李嘉诚当即表示:「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的前途也充满信 心。」同年5月1日,李嘉诚到深圳出席深圳长和实业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签订仪式,该公 司由李氏名下长实、和黄及怡东3家公司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中国国家机电轻纺投 资公司合资成立、注册香港公司资本为2亿港元,主要从事内地地产、交通、金融、通讯和能源 方面的投资移民。此举被视为李嘉诚大举向中国投资移民的先声。

  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颇其战略性,其主攻目标是南中国的货柜码头业务。1992年8月, 李嘉诚透过和黄与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合组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SCT), 注册资金为20亿元人民币,各占50%股权,和黄向SCT注入10亿元人民币现金,上海方面 则以上海港现有12个泊位(其中7个为货柜泊位)及设施等实物资产注入,双方计划投 资56亿元人民币在1995年以前将其馀的5个多用途泊位改建为货柜泊位,并建造金山咀 深水码头及购入外高桥码头权益,预期上述计划将於2000年全部完成,届时上海港的货 柜吞吐量将从1992年的73万个标准货柜箱增加到200万个标准货柜箱,相当於香港葵涌 货柜港1992年吞吐量的三分之一。经过数年改装扩建,1995年上海保洁公司港货柜码头泊位已增 加到10个,货柜处理量已达170万个标准箱。

  1993年,李嘉诚在南中国货柜码头业的投资又取得重大进展,同年10月,和黄透过旗下 的国际货柜集团与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合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国际货柜 持有该公司控股权,并与中远、三井及熊谷组持有该公司70%股权,深圳东鹏实业则拥 有其馀30%股权,新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发展深圳盐田港首期,包括兴建两个5万 吨级货柜泊位及4个杂货泊位,第二期将与建3个5万吨级货柜泊位,落成后上述5个货柜 泊位和4个杂货泊位每年处理能力将分别为170万个标准箱和200万吨货物。根据盐田港 长远发展规划,该港最终将建成40个深水泊位,年处理量达8,000万吨,与大连的大窟 湾、宁波港、福建湄洲湾同为中央指定的国际中转港。盐田港计划曾引起和黄与九仓的 争夺,并一度酝酿合作经营,但最终仍由和黄夺得。

  此外,和黄透过旗下的和黄三角洲亦先后夺得珠海九洲港、高栏港、南海港、江门港、 汕头港及厦门港的货柜码头业务发展管营权。1992年初,和黄与珠海港务局合组珠海国 际货柜码头(九洲)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1994年,九洲港货柜处理量为26万个标 准箱,是中国第五个最繁忙货柜港。1994年和黄再与珠海港务局合组珠海国际货柜码头 (高栏)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和黄还与南海市交通局合作经营南海三山港,与汕 头港务局合建汕头珠池港。经数年发展,和黄已在南中国各港口货柜码头业确立领先地 位,与香港葵涌货柜码头业务形成相辅相承、互相配合的战略格局。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5-01-19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24
  • 日志数: 49
  • 建立时间: 2010-04-19
  • 更新时间: 2010-08-02

RSS订阅

Open Toolbar